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然而,其残留问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过敏反应、耐药性甚至潜在致癌风险。因此,对食品、药品及环境样品中呋喃妥因的检测成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呋喃妥因的检测技术体系展开分析,系统介绍其检测范围、项目、方法及仪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呋喃妥因的检测覆盖多领域样品,主要包括:
针对不同基质,检测项目可分为以下类别:
液相色谱(HPLC)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是主流技术。HPLC通过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适用于含量较高样品的快速筛查。LC-MS/MS凭借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可检测0.1 μg/kg级残留,满足复杂基质中痕量分析需求。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有高通量、低成本优势,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初筛。胶体金试纸条通过可视化显色实现现场快速检测,但需结合仪器法进行确证。
依据GB/T 21311-2007和欧盟2003/181/EC指令,方法需验证以下参数:
呋喃妥因检测技术呈现多维度发展趋势,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凭借高灵敏度成为基准方法,而快速检测技术则在现场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实验室根据检测目的选择适宜方案:常规监控可采用HPLC-ELISA联用策略,确证分析优先选择LC-MS/MS。未来需关注新型分子印迹材料与微型化检测设备的开发,以提升检测效率与普及性。